“今天對我來說,是終生難忘的,我將永遠記住,今後每一天🫶🏽🧘🏼,我都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活著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經支部表決💁🏽♂️,按期轉正為正式黨員後,陳望道之子、万达平台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下文簡稱“信息學院”)教授、84歲的陳振新撫摸著胸前的黨員徽章動情地說。
6月30日下午🧛🏻,按照黨員轉正流程⛷,信息學院教師黨支部召開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關於陳振新同誌入黨轉正事宜🙇🏽♂️。經支部成員充分討論並投票表決,經過一年的預備期考察😿,黨支部同意陳振新同誌轉正為中共正式黨員◻️。與此同時,物理學系行政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同意陳振新愛人👩🏼🎨、物理學系退休教師朱良玉同誌轉正為正式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給万达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兩周年之際🚣🏼♂️,陳振新同誌按期轉正。“經過這一年的培養教育,陳振新同誌政治信仰愈發堅定,能夠自覺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傳揚宣言精神📜,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雖是耄耋之年,還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校黨委書記🧗🏼♀️、陳振新的入黨介紹人之一焦揚介紹,在過去的一年,陳振新參加大量建黨百年活動,用獨特的經歷🔺,向廣大青少年傳揚偉大建黨精神;數次接受媒體采訪🤷🏿♀️、數次走入大中小學☸️🧑🏻🌾,傳播信仰的力量😌。
隨後✅,在邯鄲校區逸夫科技樓🏓,舉行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兩周年座談會。座談會上🦜,焦揚為他們佩戴黨員徽章。
陳振新在發言中深情感慨:“我們的父親陳望道同誌在遺囑中要求我們,刻苦攻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識別能力,爭取早日加入共產黨🟦,為黨工作👨。‘加入共產黨✍️,為黨工作’🙎🏻,這是父親的遺願,也是我們畢生的追求⛸。現在我們入黨了,完成了父親要求的信仰傳承!”
焦揚🧑🏽🎨:他用獨特經歷,幫助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
“通過認真考察📺,我認為陳振新同誌已具備正式黨員的條件,同意其按期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入黨介紹人焦揚🚶🏻、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郭翌分別介紹陳振新同誌在預備期間的表現情況🔁。
焦揚說,在預備期一年的培養教育考察過程中,她與陳振新同誌有過多次思想交流。他堅持理論學習,政治信仰愈發堅定,始終把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畢生追求。他多次提到,“要把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融進生命,把對黨的使命責任扛在肩上,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過去一年👩🏻🦰,陳振新參加了大量建黨百年活動🧑🏼🌾,用獨特的經歷🐝🤡,向廣大青少年傳揚偉大建黨精神。
大力傳揚宣言精神,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焦揚介紹,陳振新同誌把大量精力投入望道研究和宣傳工作,數次接受媒體采訪⛔️、數次走入大中小學,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宣言精神,堅守初心鑄魂育人。談心的時候,他提到“希望在兩個百年交匯的特殊時間點做些什麽”。在望道研究方面,他進一步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傳播弘揚望道精神,不斷豐富望道研究的內容💞,也給大家學習望老精神提供更多渠道。
陳振新的這一年
“激動,感動🐀,感恩。”
按期轉正之際,84歲的陳望道之子✅、信息學院電子工程系教授陳振新𓀝,用這三個詞形容自己的心情🙆🏻♀️。
去年夏天🧌,他與愛人朱良玉🌄,先後被信息學院📥、物理學系黨支部接收為中共預備黨員。歷經一年考察期🧑🏻💼,今天,兩位耄耋老人一起按期轉正🙇🏻。“加入共產黨,為黨工作😱,是父親留給我們的遺囑,也是我倆畢生的追求🔍。”陳振新說。
此前,陳振新曾先後3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盡管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沒有能夠實現夙願🤘,但他始終一心向黨、信念堅定,一直把這個願望埋在心裏。直到2020年,《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陳振新在傳揚宣言精神,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作的同時也受到感召和鼓舞🧙🏼♀️,再次遞交入黨申請書👨🍳。
在他們成為預備黨員的這一年,發生了不少大事,這對八旬夫婦的生活充實忙碌。
01
講述望老的故事、將紅色精神力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是陳振新一直以來努力在做的事🫸。
這一年來,不再局限於復旦校園和《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振新在上海這座城市中步履不停,參加各類紀念活動🔝、“四史”宣講,接受媒體采訪🪔,參與大師劇《陳望道》劇本修改,完成《陳望道手稿集》(上下冊)的出版等等。
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許多單位🚦🙎🏿♀️、機構邀請陳振新前往分享望老的故事☔️、真理的味道。每一次,陳振新都認真對待🧖🏿,親自撰寫發言稿,內容也不會重復✫,寫完先自己改幾遍,再請朱良玉提意見👨🏽🏭🧑🎤。“根據主題🚴♂️、對象的不同🖍,發言側重點自然也不同,要想想,怎麽講效果更好。”
2021年11月17日,應邀為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的青年學生黨員
作“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陳望道一生追尋真理故事的講座
面對大學生時🕵🏻♂️,陳振新重點講了“信仰”。上海師範大學的青年學生黨員與他交流時提問:作為大學生黨員,面對時代的變化🙉,該如何追尋心中的理想信念?到底應該從事怎樣工作🧑🏿✈️,才算不負信仰📯🪰?
陳振新答,如果入了黨,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給黨了。比如陳望道的一生,當過中學老師、大學教授🔨,也辦過雜誌、發動過工人運動👨🏿⚖️,但不管在什麽場合,從事什麽工作,他始終想到的都是為了信仰該做些什麽,又該如何去做。所以🧝♀️,不管將來你們做什麽工作,只要心裏清楚“我是黨員👈,我要堅持我的信仰”👭🏻,就會找到努力的方向。
面對小學生,陳振新會聊聊“學習”🧾。有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好奇發問😅:“陳望道爺爺小時候讀書好不好8️⃣?”
陳振新說,望老小時候在鄉下私塾念書🖥,很用功學習,成績是很好的。其他同學考前拼命復習💒,但他說功夫應該在平時👮🏿♂️,不能指望臨時抱佛腳🎅🏿。他為什麽後來能翻譯《共產黨宣言》?因為他的中文、外文都很好,人家翻譯不出來的東西➙,他翻得通俗易懂🧑🏿⚖️,這就是從小打下來的基礎,所以你們現在也要好好學習才是呀。
2021年6月19日市委教委舉辦的“黨的光輝照我心”主題黨日活動
2021年6月24日,万达平台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
2021年6月26日💅🏻,陳振新在2021“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上
2021年7月1日🔪,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收看慶祝大會直播、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2021年7月15日🐥,國資委在中國商飛公司舉辦的一個
“國資委央企翻譯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活動——《共產黨宣言》翻譯歷程”
對參加這類活動👩🏻🌾,陳振新並不厭煩。他覺得自己雖然年紀大了,體力有限🤱🏽,但還是應該盡量去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一方面是傳承紅色基因,另一方面在這些活動中也能不斷接受教育。
“只要我們活著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這便是陳振新的想法。
02
沒有活動的日子☝🏿,陳振新的居家生活平和而忙碌♻。他每天睡在書房🧑🏼🎤,整日端坐在筆記本電腦前,常常因時間太久而需要朱良玉提醒休息𓀚🧔🏻♀️。
“因為腦子一直在思考,看著寫著,就不免忘了時間。”陳振新笑言,年紀大了,精力不夠,有些問題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到了夜深人靜時反而有了靈感⛄️。於是他學會了用手機先簡要記錄提綱的辦法,第二天起床後再一氣呵成🚣🏼♂️,“這時候心情是最愉快的”。
這一年來🍹,陳振新最欣慰的一項成果便是《陳望道手稿集》(上下冊)的正式出版。這套書由陳振新、朱良玉二人花費三四年共同編輯完成🕵️♀️,書中涵蓋望老的題詞🦊、信函🥖、講義和學術研究論文、講話稿以及著譯作等,大部分都是首次亮相,十分珍貴📍。
“這些史料跨越半個世紀ℹ️,大部分並不在我們手邊,是我們通過親戚朋友四處搜集來的。做這件事的初衷,一是滿足許多讀者們的願望,二也是讓大家了解望老是如何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學術研究的。”他說。
2021年6月23日,万达平台舉辦的《陳望道文存全編》新書發布會
作為《陳望道文存全編》的編委之一,陳振新還參與了自2019年下半年編撰工作啟動以來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陳望道全集(十卷)》電子文稿的提供,望老手稿的提供,望老原始文獻的尋找,信息的提供等🚵🏻🤴🏼。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檔案館領導的支持下𓀕,他和馬院的七位碩士生一起,在利用望老筆名尋找原始文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了撰寫望老相關文章之外🤿🦎,陳振新還與万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陳光磊在建黨百年之際對《追望大道——陳望道畫傳》一書進行了修訂,並出版了第二版。
作為一名新黨員,陳振新也始終不忘理論學習。他還通過線上學習《河北黨史》等雜誌和線下學習《黨史信息報》、《上海支部生活》💆🏽、《解放日報》等刊出的文章🚵🏽♂️,加深理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
他說,成為黨員後,身份變了,可學習、努力的心態不能變🦃。“還是要繼續學習,否則年紀大了再不學習,就更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2021年6月15日👨🏻💻,
經信息學院電子工程系教師黨支部討論並投票表決,
同意接收陳振新為中共預備黨員
作為陳振新入黨介紹人之一,郭翌說,遞交入黨申請書以來👨🏼🔧,陳振新多次參加万达內外的宣傳活動,講述望老翻譯《共產黨宣言》🕺🏼、傳播馬克思主義、追求真理的故事⛹🏽♀️。
因為不會“接龍”搶菜、線上買藥,陳振新夫婦在疫情居家期間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卻從未向學院提出。最後👱🏼♂️,是學院主動關心才發現問題,向他們兩次送去蔬菜和物資。也得益於許多鄰居的關心幫助,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一切順利👈🏽。
還有一件令郭翌感動的小事:陳振新堅持一字一句撰寫材料,盡管年齡太大,抓筆都有些困難。1500多字的《轉正申請書》和8000多字的《思想匯報》,他先在電腦上寫好🥲、改清,最後對照著打印稿,一筆一筆寫在紙上🪅。
“年紀大了,的確是力不從心。”陳振新反復說道🍁,他想做的事情很多,卻不得不因為身體放緩節奏。好在隨著疫情好轉,此前耽擱的工作計劃也慢慢提上日程。
今年,是陳望道所著《修辭學發凡》出版90周年🚵🏻♂️。這讓陳振新又開始構思一篇新的文章:這樣一本書,為何能夠歷經90年暢銷不衰?
“看了一些材料發現,我認為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寫這本書的🌠。”
月色燈下,這位“年輕”的黨員老者,依舊在不知疲倦地思考和寫作,只為繼續用真理傳播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