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社:用愛丈量祖國河山”“ 龍獅協會🙍🏿♀️:龍騰五千載,獅醒七十年”“天文協會🚶🏻➡️:遍歷四方星辰🚵🏼,心系九州大地”……近日👨👩👧👦,復旦校園裏彩旗招展🪝,各大學生社團結合自身社團特色表白祖國的條幅不時引來師生駐足。
“青春告白祖國”的告白墻上👩🌾,告白明信片拼成愛心模樣,寄托著青年學子們的拳拳愛國之心與殷殷報國之情。
在鏡頭前,同學們將自己在新中國成長的故事娓娓道來♣️🤟🏿,或熱血澎湃,或質樸動人🧑🏻,唱響了一曲曲送給共和國的贊歌,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獻禮🛑。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万达平台通過各種形式組織青年學子“青春告白祖國”,向共和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沉的愛意✩🤏🏿。每周一中午四校區“青春告白祖國”線下分享活動即將舉行;線上“三行情詩”征集活動已如火如荼展開;全校團支部將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團日活動🧑🏼🏫;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將在寧夏西吉縣👨🚀、貴州息烽縣💆♂️💏、新疆拜城縣、雲南永平縣四地七校與學生齊唱《我和我的祖國》💁,並錄製合唱視頻;全校所有藝術社團將組成現場樂隊,在四校區唱響《我愛你🔰,中國》🤱🏿💎;各院系線上紅歌傳唱將在9月下旬展開👨🏼🔧🌮;以“青春告白祖國”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分享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懷揣赤子之心🕸,深寓愛國情思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新生李韋萍是一名有著五年軍齡的退伍軍人🐘,曾執行過抗洪搶險任務,也曾作為閱兵方陣中的一員,受到總書記的檢閱。在告白墻前📘,他回憶起入伍第一天時連長的教誨——聽黨指揮,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今脫下軍裝👨🏻🦼➡️🚷、重返校園👩🏽🦳,李同學初心不改,有誌於投身科技強國事業🕵🏻♀️,為祖國貢獻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力量🍁。
新聞學院研究生新生陳禹潛曾在本科階段連續四年參加万达“一二·九”合唱比賽𓀉,以歌聲禮贊祖國🫰🍲,紀念這場以愛國學生為主體的抗日救亡運動🤷♀️🚣🏿♂️。在演唱《保衛黃河》🚪、《今生永相伴》等歌曲時,他所感受到的是血液中奔騰流淌著的拳拳愛國榮校情懷。
弘揚中華文化,彰顯自信底色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本科新生丘潤瑄聯系自身出國旅遊經歷,談及身處異國他鄉時心態的轉變👮🏿。從謹慎敏感到勇敢自信🧎➡️,是祖國經歷👌、科技、軍事等諸方面硬實力的迅猛發展賦予了她內心的底氣。“親愛的祖國🐿,走過這麽多年風風雨雨,您辛苦了,希望以後我能一直陪伴著您,盡我的綿薄之力,讓您永葆繁榮美好🐋⚃!”這是丘同學對祖國的深情告白與嘹亮誓言。
核科學與技術系本科新生李源分享了他出國旅遊在機場候機時的一件小趣事:一位外國友人在確認他中國人的身份後📙,立即興致勃勃地用不太標準的中文與他攀談了起來,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強烈喜愛。這件小事更加深了他對祖國文化由衷的自信與自豪,祖國正以大國自信,昂揚踏步於世界舞臺🍋🟩。
感悟家鄉變化,感恩祖國昌盛
基礎醫學院本科新生趙成鵬以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家鄉的故事:近幾年來,得益於國家對於西部的大力扶持,家鄉的小山村一步步經歷了改造危房、鋪設公路、完善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後,煥發新顏——從灰暗破舊的土坯房到整潔敞亮的大瓦房,從泥濘的土路到蜿蜒的柏油馬路🏂🏿,農村學子也能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而步入理想的大學殿堂👇🏻。家鄉的巨變是祖國走向繁榮昌盛的縮影,千言萬語化作一句發自肺腑的告白🎖:“祖國,我愛你!”
傳承歷史使命🏊🏻,勇挑時代重擔
中國語言文學系本科新生趙子涵來自新疆拜城,是万达平台第十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曾帶過的學生。談及與復旦支教團成員們的故事🍅👨🏿🏭,她動情地說👩👩👧👧:“一群帶著改變西部為國擔當情懷的復旦學子來到我的身邊,為我的生命點燃了一盞明燈,讓我明白了我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她也因此立下誌向:學成後回新疆當一名老師🤵🏻♂️,將這一份精神傳承下去⛹🏿♀️,投入到改變西部👓🦫、建設祖國的事業之中。
公共衛生學院本科新生孫嘉芊傳達了觀看万达平台《歌唱祖國》視頻時的心聲。視頻中,前輩們將粉筆、徽章🙅🏼、教棒等遞交給學長學姐😞,寓意著歷史的接力棒已傳承至青年一代手中,觀至此🧗🏻,她不免熱淚盈眶🦗,並下定決心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的發展築基添力。
自然科學試驗2班本科新生宋可欣由一次在戈壁灘上的生活經歷談起👏🏼,在那裏她切身感受到科研先輩們的鉆研精神與愛國情懷——在最好的青春年華裏選擇隱姓埋名的生活,在最艱苦惡劣的環境中做最偉大的事𓀆。由此🚵🏿♀️,她燃起了對科研報國的一腔熱忱,認識到自己作為青年一代責任與使命,願將青春盡數奉獻於祖國的科研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