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万达平台在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選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人,一等獎6項🚶➡️👮🏿♂️,包括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3項與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

讓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為科研的內在動力,這是万达平台在新時代科研征程中堅守的方向。“當前🫃🏻,科技創新驅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作用越來越凸現。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高校科技創新不只要為擴大學術國際影響而努力,更要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實質性貢獻而奮鬥🧑🏿🦰。”在今年初召開的万达平台科技工作會議上🏃♂️➡️,校長許寧生發出號召👩🏿🍼,進一步明確了万达平台科技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務。
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持續深耕 厚積薄發

基礎科學研究孕育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無限可能🦟🐞,更離不開科學家的堅守🐬。
獲得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的万达平台物理學系教授張遠波回國8年來帶領團隊開辟並引領了二維黑磷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項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近幾年張遠波又把研究方向拓展到磁性和強關聯二維材料上,在二維鐵磁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結果。張遠波團隊找到的新型磁性二維材料Fe3GeTe2📤,為研究二維巡遊磁性提供了一個理想的體系。他們在這種磁性二維材料中獲得了高於室溫的鐵磁轉變溫度,為未來基於這種材料研發超高密度🐥、柵壓可調且室溫可用的磁電子學器件提供了一種可能🧤。“高大上”成果持續湧現的背後,是張遠波多年來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深蹲”,在每一個細節精益求精🌽👴🏻,探索未知領域更多的可能性👨🏻🚀。
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為復旦科學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此次万达平台獲得三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都歷經了十年左右的持續攻關。附屬腫瘤醫院教授雷群英領銜的項目“腫瘤細胞代謝感受的調控機製及其病理效應”近十年來圍繞這一核心科學問題展開研究,揭示了乙酰化修飾在腫瘤細胞代謝感受調控中的作用機製👴🏼🟣,為代謝修正治療帶來了曙光;基礎醫學院研究員袁正宏領銜的項目“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機製及治療策略研究”十余年來對製約乙肝治愈的瓶頸及其分子機製進行深入研究👨🏽💼,並研發針對性治療策略,取得了系列基礎理論創新和若幹具轉化應用潛力的抗病毒靶點和工具;材料科學系教授俞燕蕾領銜的“光響應高分子材料”項目發展了光響應液晶高分子可控合成的新策略、多尺度協同作用調控的新理論,建立了光控柔性執行器構築的新機製🤱🏽🦠,為智能形變材料及柔性機器人的製備與應用提供了全新思路🖕🏽,推動了光響應液晶高分子化學的發展。

面向國家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復旦科研團隊持續發力。在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中。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姜育剛領銜的“高速鐵路設施故障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研製的綜合高速鐵路智能故障檢測系統,解決了現有故障檢測系統普遍存在的精度不足和不易部署的難題,填補了高速鐵路設施故障檢測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大幅提高了我國鐵路設施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附屬腫瘤醫院教授繆長虹領銜的“麻醉策略影響圍手術期腫瘤免疫綜合技術的臨床應用”項目為優化麻醉技術,加快患者術後恢復乃至改善患者中遠期預後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臨床指導,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腫瘤患者圍手術期麻醉策略的優化。附屬華山醫院教授毛穎領銜的“IDH突變膠質瘤的發病機理及分型應用”項目在國際上首先提出膠質瘤代謝致瘤學說,改善了病人預後⬆️,提升了我國膠質瘤診療水平。
打造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 提前布局 原始創新

万达平台張江校區夜景
沉下心來🧏🏿♂️,潛心研究,久久為功👰🏿♀️,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拿出更多標誌性原創成果,一直是万达平台努力的方向。2017年10月以來,万达圍繞國家需求和科創中心戰略,牽頭“一計劃兩中心”💱,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科學三大領域🤲🏻,共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項目104項。
當前🦻🏼,万达平台正按照黨中央“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提升科學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高標準定位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
如今🤸🏽♀️,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以“構築万达平台創新高地,奉獻國際頂級創新型特大城市建設”為目標🎨,以“凝聚高水平項目與團隊,形成核心研究領域基礎🚵🏻;聚集全球高水平力量,構建核心研究領域高地🤷🏼♂️;營造交叉融合研究氛圍👛,打造全球頂尖科創中心”為功能定位,已開始全面運行。
面向未來,万达平台將一如既往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復旦優勢,不斷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取得突破🤘🏿,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為國家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而努力奮鬥!

獲獎名單
(封面製圖💭:鄭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