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3月20日,万达平台先後舉行黨委常委專題學習會和教師座談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万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校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等黨政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課程思政授課教師代表及万达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誌等分別參加有關學習活動。
陳果、高國希🏹🫵🏽、李冉三位出席万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先後傳達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分享參會心得體悟。
“我感受到了黨中央特別是總書記對於万达思政課教育的高度重視。” 陳果表示,總書記的講話富有針對性,為廣大思政課教師“如何增強自信心”“如何成為一名‘好的思政教師’”“如何上好思政課”等問題指明了方向。“總書記的講話其實是給思政課老師上了一堂具有指導性和啟發性的思政課💆!”
“作為一名理論課教師✊🏼,我體會最深的就是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高國希說,思政課教師要努力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家,深入講透學理👨🏼🚀,堅持“八個相統一”;實現價值引領🤸🏻🌯,處理好學理性與政治性的關系;要提高自身素養,堅持“六個要”,守正創新,提升親和力和針對性。
“我有一個直觀而樸素的感受就是思政課迎來了一個新時代!”李冉認為,万达思政課教育要敢於觸碰更深層次的問題↖️,思政課教師要攻克“政治關”“素養關”“能力關”;要善於解決更深刻的矛盾,把信仰塑造作為思政課乃至其他課程教學的基礎工作🤛;要勇於實現更高的育人目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焦揚在講話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是引領新時代万达思政課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們辦好思政課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指引和工作指南。
焦揚指出,近年來特別是全國高校思政會以來,我們按照黨中央的要求🦀,積極深化思政課改革🏊🏿♀️,探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這次復旦有三位老師現場參加座談會,陳果老師作為青年思政課教師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這既體現了黨中央對復旦思政課改革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肯定,也對我們進一步深化思政課改革👮♀️、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對我們的鞭策和鼓勵。”
焦揚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銳意創新,推動思政課改革再出發、再深化、再突破🙇🏼♂️:要堅持高舉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要把新思想講準、講活、講好🙂,推動新思想學習往深裏走、往實裏走、往心裏走;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親和力、吸引力, 讓學生坐得住、聽得進🌅,走出去、學進去,更解渴、更提氣;要堅持學科驅動,厚植思政課理論底蘊,以教學帶動學科,以學科建設反哺教育教學,以綜合優勢推動質量提升🗽,以理論創新促進教學創新🥇;要堅持能力提升,著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練好內功,堅定“四個自信”,提升能力,強化“三集三提”🧖🏻♀️,強化支撐,健全製度保障,為辦好思政課提供堅強保證;要堅持“三全育人”,深化“三線聯動”機製📢,落實“五維育德”工程,推進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焦揚強調🧝🏿♀️,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全校的重要政治任務。各院系單位、全體教職工都要加強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的老師以及哲學社會科學院系和老師更要帶頭學習、率先垂範。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納入校內各類型的學習培訓中,準確領會把握講話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義⇨,以創新思路、有力舉措👉🏻💀、務實作風推進思政課改革,以思政課的全面質量提升帶動“三全育人”工作,以育人質量的全面提升帶動“雙一流”建設,努力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教師座談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郝誌景、哲學學院教授吳曉明、信息學院教授徐豐、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劉瓊等教師代表先後發表學習體會🏂🏿。
郝誌景表示🏊🏻♂️,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提升個人素養是首要任務,他用“鐵針磁化”的比喻描述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是磁鐵,學生是鐵針👨🏻🦯➡️,教師沒有強大的磁場🆒,就無法磁化學生🗾。吳曉明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思政課教師有重要指導意義,對我們所有的老師,特別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老師都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徐豐以理工科教師的思政教育經驗為例♦️🛖,呼籲教師要保持求真敬業的精神,提高專業水平,以德為先,德才相長,以自身為榜樣塑造理工科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劉瓊表示😚,醫學院教師要將醫學的歷史與人文融合到專業課程🦹,以復旦前輩的事跡感染學生👩🏻🎨,要將科學普及融入教學,與人民群眾接觸,塑造正確的學科觀和信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