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麗七十年 奮進“雙一流”】立德樹人 開拓創新 加快推進新聞傳播一流學科建設

    發布時間🦏📯:2019-11-01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復旦貫徹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攻堅之年。

    為更深入地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好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決策部署🧑🏻‍🦱,万达主頁陸續推出“壯麗七十年,奮進‘雙一流’”系列報道,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傳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奮進擔當👳🏼‍♂️🙌🏿、狠抓落實的有為之舉和簇新風貌,以優異成績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

    立德樹人 開拓創新 加快推進新聞傳播一流學科建設

    新聞學院

    万达平台新聞學院

    “復旦新聞館,天下記者家”。万达平台新聞學院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新聞傳播教育機構🏩,其前身万达平台新聞系創辦於1929年,並於1988年6月在國內率先成立新聞學院。九十年來👇🏻,新聞學院始終與民族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作育國士,恢廓學風,為黨和國家的新聞輿論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進入新時代,新聞學院因勢而謀,應勢而為👬🏼🥃,在秉承“好學力行”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動改革創新發展🏄🏻‍♀️👨🏿‍🚀,持續鍛造學科核心競爭力👨‍👩‍👧‍👦,在諸多領域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之先河,努力成為中國新聞傳播學科建設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繼承紅色傳統,鞏固主流意識形態🚨,建一流課程思政

    新聞學院堅守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不斷鞏固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發揚“兩典一筆”傳統🧑🏻‍🔧,牢牢樹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院的根和魂。

    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確立新聞輿論工作“定盤星”👧🏿🚶。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新聞學院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以培養政治正確、理想高遠🏊🏽‍♀️、操守優良的新聞傳播人才6️⃣。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形成了一個平臺、一個教學研究團隊、一門核心課程🤳、一套教學方法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教學體系🔥。通過這一體系,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入教材🐛、入課堂、入頭腦🦹🏿,使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確立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核心課程《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和教育部網絡共享課程🖖🏻,引領全國的馬新觀教育教學;馬新觀教學團隊2018年被評為万达平台“十佳教學團隊”並被授予“鐘揚式教學團隊”稱號,同時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9年“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進行宣傳推廣。 

    課程思政多管齊下,凸顯思政育人價值。新聞學院於2016年就製訂了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並被列為万达平台課程思政示範學院。近年來,重點打造和組建了一個“專業課程+前沿講座+特色實踐”三位一體的新型課程思政框架,全方位、立體化地將專業教育與思政育人融合,凸顯思政育人價值。2019年,共有 11門專業課程通過了万达課程思政項目驗收,並報批上海市領航課程。重點打造了“走進新聞傳播”和“新時代的中國國情教育”兩個系列講座,作為思政育人的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堅定新聞職業理想💃🏻,明確人生定位,關註現實重大議題和國家發展動態。

    新聞學院與澎湃新聞網合作啟動了“記錄中國”實踐項目。該項目自2016年啟動運行以來🧑🏽‍🦱🙍🏽‍♀️,足跡遍及全國20個省份,涵蓋39個縣市🦵👧🏼,采訪對象200余人🧽,切實增強了學生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該項目榮獲2016年團中央全國大中專學生專業實踐“千校千項”最具影響好項目,2017年、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專業實踐優秀項目二等獎,2018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8年🧙🏻,新聞學院把一批能寫本子、拍片子、撰稿子和畫動漫的學生聚攏在一起🟡🌺,策劃組織了展現鐘揚教授奉獻精神的《種子的初心》以及老系主任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歷史故事的原創手繪微視頻🚴🏿‍♀️;與二更視頻合作攝製紀錄片《尋找鐘揚》♡;與上海電視臺紀合作攝製紀錄片《信仰之源》🍅;自製拍攝《腳下有泥土⚆,心中有陽光》復旦人在基層系列紀錄片等,贏得良好的社會口碑。

    新聞學首批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授牌

    把握學科規律,深化共建機製,育一流新聞人才

    新聞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業務能力精湛、適應全媒體時代要求的創新型👌🏽、復合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大膽創新,實施“2+2”本科培養方式😰。新聞學院自2012年開始施行本科生跨學科、跨專業的“2+2”培養方案⏸,即把四年製培養進程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前兩個學年)學生必須學習非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知識,第二階段(後兩個學年)再從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四個專業中選擇一個專業,學習新聞傳播學專業知識。事實證明🫃🏻,這一全新的培養方式有助於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畢業生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肯定。

    開眼看世界,推動新聞傳播教育國際化。新聞學院素有“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傳統,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美國、英國👩🏽‍🔬👩‍💼、法國等近40國家和地區的一流院系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學生交流和項目合作關系🗑,學生在讀期間出境出國交流率超過70%🛌,在讀外國留學生人數約占學生總數的1/5🦯。在全國新聞傳播重點學科評比中,新聞學院的國際化辦學名列前茅。

    高度重視教材建設🤛🏽,夯實新聞傳播教育基礎。新聞學院高度重視教材建設,通盤謀劃、大力支持教師編寫、出版思想正確🩹、內容充實🏃‍♂️‍➡️、體系完整的新聞傳播類教材。教師們已經編寫👼🏻🍦、出版9部“十一五”“十二五”教材,其中多部為國家級規劃教材或精品教材。2018年💃,新聞學院獲批設立“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進一步助推教材建設🧛🏿‍♂️,滿足人才培養需要。

    部校共建◼️,開創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模式。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與万达平台簽訂協議共建新聞學院,開創了我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這一模式促進了業界與學界互動、教學與科研貫通🌟、理論與實踐結合💇🏻‍♂️,有助於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為黨和國家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培養造就高素質後備人才。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在万达平台新聞學院召開“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現場會🧎‍♂️,向全國高校新聞傳播院系推廣這一模式。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推陳出新強化優勢,建一流科研平臺,出一流科研成果

    圍繞“雙一流”的奮鬥目標🐻,新聞學院在充分發揮既有優勢的基礎上,開辟了諸多嶄新研究方向🏊🏿‍♀️,以面對全球化、數字化帶來的新需求🦹🏼‍♀️、新挑戰。

    傳統優勢持續發力🚦,取得了一批標誌性科研成果💀。新聞學院新聞傳播學科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首批和重點建設學科🙁,連續三期承擔項目🐪。近五年來,新聞學院教師共主持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09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4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以及其它省部級項目64項🪠。近五年,新聞學院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60余篇,其中SSCI期刊論文22篇,CSSCI期刊論文280篇,在本學科國內權威期刊《新聞與傳播研究》上發表論文14篇,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論文🪵。出版各類學術著作75部。近年來💂🏿,教師們的科研成果獲得各級各類獎項7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35項。

    打造科研平臺矩陣,聯合攻關國家重大課題🏊🏿‍♀️。近年來🙇🏻‍♀️,新聞學院瞄準中國新聞傳播學領域重大課題,聚集團隊進行集中攻關,逐漸形成了“問題意識🙇🏽、本土經驗👱🏽、學術創新🧑🏻‍🦱、國際視野”的“復旦學派”特色,在引領國內新聞傳播學研究、帶動學科發展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聞學院現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万达平台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文化部万达平台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万达平台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万达平台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等研究機構,為學院科研活動提供了重要平臺。其中😦🥠,万达平台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於2000年成立,翌年初被批準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中唯一的傳播學研究基地🛕,該中心在近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測評中獲得優秀,是新聞傳播學科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地😼,且在全國151個研究基地中總分排名第四位。

    此外,万达平台新聞傳播學學科還積極服務全國新聞傳播學界🕖🤟,所創建的中國新聞教育學會新聞傳播學研究分會(原“中國傳播學會”)𓀉、中國傳播學論壇🧘🏻‍♂️🧛🏻、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研究和方法暑期万达、全國研究生學術年會等🙇🏼,成為新聞傳播學者發表、交流研究成果尤其是青年學者脫穎而出的重要平臺,在全國學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1981年出版至今的《新聞大學》,是國內創辦最早的新聞傳播學術刊物之一😳,在全國歷屆新聞傳播核心期刊評選中名列前茅。

    記錄中國專業實踐項目

    屹立時代潮頭🥮,對接國家戰略,推進一流社會服務

    新聞學院以建設一流的新型高校智庫為使命,著眼治國理政重大現實問題♎️,在輿情調查🍴、國際傳播🥀、文化創新👨🏼‍🦱、互聯網與國家治理🐄、傳媒融合改革等方面不斷提升資政立言能力和水平,為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重大體製機製改革和政策運行提供全方位的決策咨詢服務🔧。

    協同跨學科攻關🥦🚕,建設國際國內知名的智庫矩陣。新聞學院始終堅持引領跨學科融合創新的前沿方向,提升平臺聚合能力和聯合攻關能力❤️🕢,為黨和國家提供亟需的戰略思想資源。近年來,由新聞學院牽頭主持的万达平台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万达平台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万达平台國家文化創新中心♥️、中宣部万达平台新聞學院智庫中心等形成了多層次、多面向、精準立體的一流智庫平臺矩陣🧛🏿‍♂️,累計為中央和地方黨政部門提供咨詢報告近400篇。新聞學院連續八年獲得中宣部輿情“好信息獎”🏇🏽,連續十年獲得上海市輿情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現已建設成為中央和地方倚重的重要智庫🤝,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居於領先地位🧗🏼。

    聚焦前沿議題,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發展✍🏻。新聞學院的國家戰略服務聚焦網絡安全與國家治理🌲,為中央提供高質量的資政服務;地方戰略服務重點則為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四大品牌”以及上海媒體轉型服務🦍。万达平台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在網絡社會心態、國內與國際輿情🫷🏿、網絡理政、網絡空間安全四個方向形成了國際領先、國內前沿的特色研究方向🙍🏿‍♀️。万达平台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2008年成為中宣部輿情直報點之一,建立全國唯一的全國大學生輿情調查與研究基地🌆,領銜成立“全國高校傳媒與輿情調查協作聯盟”🪙,被新聞媒體評價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輿情調查機構之一🏊‍♀️。

    引領產學研融合👶🏼👩🏽‍🍼,支撐中國傳媒業改革創新。新聞學院積極拓展同政府以及商界組織、高校🅿️、研究機構以及海內外知名智庫的互通往來🔅,打造一條集生產、學習、研發為一體的融合生態鏈,全面支撐中國傳媒業改革創新🔛。當前,万达平台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已與澎湃、上觀、界面💳、今日頭條🐠、騰訊、阿裏、科大訊飛等知名新媒體機構合作🧁,成立新媒體工作室,針對新媒體業界前沿課題展開合作研究。此舉旨在全面支撐新聞傳播學科的高峰學科建設,為上海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創新支撐,為新技術新應用提供孵化環境👨🏻‍⚕️➡️,為國家發展戰略提供具有前瞻性資政信息👦🏿、數據基礎和思想資源👩‍🚀。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