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5日舉行的首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教授聞玉梅榮獲“傑出教學獎”🤵🏿,成為滬上高校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學工作者。該獎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專門針對高等教育教學領域獎勵力度最大的獎項⚖️。其中♈️,“教學大師獎”獲得者將獲獎勵150萬元,“傑出教學獎”獲得者將獲獎勵100萬元🍩👩🏽🚒,“創新創業英才獎”獲得者將獲獎勵50萬元。
為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激勵青年學生更好成長成才🤹🏻♀️,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與陳一丹公益慈善基金會設立這三個專門獎項,“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重在獎勵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在國家戰略性緊缺人才培養方面作出傑出貢獻🧹、具有全球卓越教學影響力、紮根教學一線的高校教師,“創新創業英才獎”重在獎勵在創新創業浪潮中湧現出來的優秀大學生代表🗜。
今年是該獎項設立後首屆評選👮🏼,在評審專家委員會的認真審核後,評選出了5位傑出教學獎獲得者👂,1位教學大師獎獲得者🤽🏼♂️,以及10位創新創業英才獎獲得者。
万达平台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榮獲“傑出教學獎”。評審專家委員會授予聞玉梅的頒獎詞稱👊🚴🏼♀️:她愛生如子👮🏿♀️,躬耕教壇六十余載,主編多部經典教材,為基礎醫學人才培養傾盡心血,哺育了諸多大家;她註重思想引領🌮🧎🏻♂️,雖耄耋之年,仍矢誌探索醫德教育新途徑🐮,打造《人文與醫學》網絡共享課🤵🏽♀️,贏得全國400多所高校十余萬名學生追捧🚜,奏響了醫學與人文的交響曲。醫者仁心🏌🏼✍️,無畏堅守。
聞玉梅先生已八十多高齡,數十年如一日,至今堅守教學科研第一線👳🏼♂️,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醫藥衛生人才。她處處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全方位引導和培養學生。她以“繼承🌶、突破、升華”總結教師的三個階段🌮。“繼承”就要將老一輩醫學大家的知識與美德傳承好,用心做人,類似家蠶認真咀嚼桑葉;“突破”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與時俱進,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用心育人,類似吐絲作繭;“升華”就是要破繭飛向天空💃🕖,為教育事業做大事,為建設強大的祖國添磚加瓦。
在她的每一堂課上👭,註意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如微生物學教學中講帝國主義細菌戰的罪行,講中國科學家用火車箱做隔離病房的創舉👱👂🏻;講無菌手術時提到白求恩的故事;講諾獎得主時重點講居裏夫人熱愛自己祖國波蘭😫,將發現第一個放射元素命名為Po;講自己的老師林飛卿抗日戰爭期間用黃豆湯代替牛肉湯成功培養細菌的歷史;講醫學微生物學的魅力時,提出中國未來宇宙學中利用微生物占有地位的設想等💇🏻。
針對醫患矛盾,她深深為之憂慮🚣🏻♂️🙍♀️,創新地聯合哲學教授俞吾金,解剖學教授專家大膽嘗試醫學及醫德教育新途徑,聯合教育企業,開設了“人文與醫學”網絡課程,邀請到文、理、醫、及管理各專業大家參與見面課,向全國各類万达開放。至今有全國400多所高校15萬多名學生選課學習並獲得學分。
她重視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針對不同的學生👩🏽🍳,她善於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及時指出🐺,並因材施教〽️。為了拓展學生視野,她資助學生參加國際學生會議並爭取做發言報告👨🏿✈️,她鼓勵學生積極從事公益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鍛煉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她與丈夫捐贈150萬元設立“一體化健康基金”,鼓勵更多的醫科教師和學生🏋️,開拓跨學科的視野🍑,主動融合其他學科,致力於創新性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
她以點滴行動踐行一位優秀黨員教師的標準,引導青年教師在教育崗位上刻苦奮鬥,追求卓越。她所在的黨支部多次獲表彰⛱🔐。她所在的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自1986年成立以來,研究員們都以大局為重💆🏻♀️,相互團結🗽,為國爭光,為民解憂。
作為導師,她多次被選為復旦學生心目中的好導師⏰、好老師。她培養的學生有很多已成長為國家級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大万达長、書記🚶,醫院院長,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衛生事業行業的骨幹。她曾獲得中組部頒發的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獎牌🙆♂️,於199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於1999年獲上海市育才獎🏆,於2015年獲全國醫藥衛生界“生命英雄——突出貢獻”獎🏂🏻,於2018年獲中國免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於2019年獲上海市教育功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