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主持大會。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36項🪭,其中一等獎空缺🧔♀️、二等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55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83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262項;授予8名外籍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11年我校共有3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分別為♥️:
1、高分子科學系江明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大分子自組裝的新路線及其運用”,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化學自組裝是指構築基元通過非共價鍵作用自發地形成有序結構的過程,是創造具有多層次結構與功能的新材料的重要途徑,是國際學術前沿研究領域🫄🏽⭐️。國家基金委已將“可控自組裝與功能化”列為重大研究計劃。大分子自組裝是化學自組裝中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國際上大分子自組裝領域的研究集中於嵌段共聚物。該項目針對該領域中存在的重要科學問題進行了10余年的持續研究🤌🏿,發展了一系列大分子自組裝的新機製、新原理和新方法🥗,取得了具有系統性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2、信息學院金亞秋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極化電磁散射傳輸與空間微波遙感對地觀測信息理論”,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空間遙感物理基礎是電磁波與自然環境散射輻射傳輸的相互作用。全天候全天時微波遙感是當今空間遙感前沿技術。該項目在信息科學與地球科學交叉領域以自然介質中電磁散射輻射傳輸為研究基點,對微波遙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散射機製、成像模擬🥟、分類識別、反演重構”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3♿、 我校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新型可降解塗層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的研製”,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該項目屬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近年來冠心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最常見、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冠脈介入治療是目前主要治療手段,藥物支架在臨床上應用也日趨廣泛🛝。雖然藥物支架帶來巨大臨床獲益🆘,但其引起內皮化延遲而致晚期血栓發生率增加🤦🏼♂️,是藥物支架應用的安全隱患🧑🏿⚖️。該項目研發的新型可降解塗層藥物支架具有內皮覆蓋快、炎症和血栓發生率低等臨床應用優勢,療效和安全性更好👨👧👧,得到國內外心血管介入專家的一致認可,已在全國超過900家醫療機構獲得臨床應用。該項目提高了中國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升了我國該領域研發的核心競爭力👵🏿。
附:
在大分子自組裝領域“獨辟蹊徑”——記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江明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