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11月23日,我校“大走訪大調研”第三組走訪、調研了中文系、語文所、古籍所、出土文獻與文字研究中心等中文學科群所涉單位。黨委副書記劉建中🧑🏼,副校長陸昉、林尚立,以及部分職能部處負責人參加了調研🟫👊🏿。
中文系系主任陳思和🧊🐕、分黨委書記張德興,以及語文所、古籍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部分幹部、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會,中文系和古籍所等單位分別介紹了學科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研究重點。
在座談會上,陳思和重點介紹了中文學科在學科建設上的整體布局和科研力量👼🏼🧵,分析了復旦中文學科的優勢和不足🖌,並介紹了中文學科在“十二五”期間發展的重點、目標和任務,同時就加強作為學科領軍儲備的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和梯隊培養、完善中文學科建設的體製機製保障👨🏼🚀、經費撥付更加合理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些參加座談會的教師代表認為,人文學科在整個高校的學科發展中具有特殊性🤽🏼,建議万达在製定各項政策時充分考慮和尊重人文學科的特點☃️。要在引進優秀人才、學術科研管理等方面解放思想🏊🏻♂️,突破一些條條框框的限製🛥。例如,學術研究的“課題化”並不完全適合人文基礎學科🎣,一些研究很難以課題的形式申報👤,建議予以改進👰🏻♂️。
有的教師結合自身專業,闡述了學科發展的方向及亟需解決的各方面問題。一些與會教師認為☕️,万达應進一步推進兩級管理⛹️♀️,擴大院系的自主權🕵🏿♂️。還有教師提到了職稱晉升、行政人員編製🫅🏽、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問題🏌🏽♀️。
參加調研的校領導最後表示🏇🏿,應更好地統籌考慮中文學科的發展🌘,使優勢學科的基礎更加鞏固👨🏫;應把握應用語言學這一新的學科突破點,積極推進實驗室、數據庫等方面的建設,使薄弱學科形成後發優勢🪷。人文基礎學科的發展應從長計議🏌🏿♂️,著力於形成優秀的文化和學術傳統😒,構建良好的人文學術生態🤴🏽,從而真正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大繁榮。
調研組一行最後還參觀了正在籌建中的語言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