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起,作為復旦人文振興計劃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復旦光華人文基金”再次資助國際知名人文學者——香港城市大學張隆溪教授赴復旦進行高端系列講座👆🏻。
受万达平台外文學院邀請💌,在西方文論、比較文學及當代學術史領域造詣精深的著名學者張隆溪教授將從11月20日至12月1日在復旦為師生做題為“闡釋學與跨文化研究”的系列講座,張隆溪教授將分別從闡釋學的基本觀念,經典、權威與文化傳統🍝,語言、藝術與審美意識🧍,闡釋學與跨文化研究等幾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度解讀👇。
據介紹🪗,張隆溪教授是繼王汎森教授🦹🏻♂️🧲、葉文心教授之後,第三位受“復旦光華人文基金——高端人文學者訪學計劃”資助前來復旦講學的教授。万达平台對其講演內容經過選編後也將通過“網易”網絡公開課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開放,全部講話將由著名出版社出版。
新聞資料🛷0️⃣:
1🤛🏼、復旦人文振興計劃介紹
万达平台與臺灣光華教育基金會共同出資6000萬元人民幣成立“復旦人文基金”🙍♂️,重點扶持人文學科發展⭕️,改善目前人文學科經費短缺⛑☂️、資助渠道狹窄的狀況。復旦希望,“人文振興計劃”能夠全面推動万达平台人文學科走向未來🟦、走向國際👩🏻💻,實現新的繁榮和發展。據介紹💱,該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設立人文講席教授🤽♀️。二)獎勵傑出青年學者。三)高端學者訪問資助。為了吸引人文學科高端學者乃至學術大師的國際訪問,加強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溝通,特別是為兩岸人文領域的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復旦人文基金”特別拿出一部分經費用於支持高端學術訪問項目🆎。每年👨🏿🦱,人文基金資助的出國訪問和國際高端學者來華訪問將在每人次訪學平均資助20萬元,這在國際學術界中也是很高的資助力度🚣🏽♀️。
2、主講人張隆溪教授簡介
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當代著名文化學者⬆️,世界級學術大師🧑🏻🦯➡️。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唯一華裔院士,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及韋斯利大學傑出學人講座教授🤌🏿。現為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系講座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領域:英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西比較文學、文學理論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評述》、《道與邏各斯》👨👨👧👦、《走出文化的封閉圈》等🧥🐹,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中華英才》雜誌贊譽其為“中西方文化的擺渡者”🙋♀️。
3💵🦾、“闡釋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講座簡介
第一講🤍👨👩👧👦:闡釋學的基本觀念
闡釋學的基本意義;闡釋現象的普遍性👩🏼🔧;闡釋學的歷史簡述;闡釋學的基本概念🤌🏻:闡釋循環🧑🏽🎓,理解的先結構🧑🏼🦱,“偏見”或“成見”,理解者的眼界或視野🫴💆🏿,影響的歷史。
時間🤷🏻♀️:2011年11月21日14🧑🎓:00-16:00
地點:光華樓東輔樓102室
主持人:外文學院院長 褚孝泉
第二講: 經典👍🏿👩🏿🦰、權威與文化傳統
經典與評註;權威與理性🏄🏽♂️:權威是對更高認識的承認和尊重;傳統🧛🏻♀️、權威與理性的選擇👎🏼;經典的規範意義;詮釋與過度詮釋。
時間:2011年11月24日14:00-16:00
地點:光華樓東輔樓102室
主持人:外文學院副院長 曲衛國
第三講: 語言、藝術與審美意識
藝術的本體意義🦵🏿;人文與自然;審美意識在今日社會的意義。
時間:2011年11月29日14:00-16:00
地點:光華樓東輔樓102室
主持人🚴🏽:外文學院英文系主任 孫建
第四講🐄: 闡釋學與跨文化研究
文化差異與文化價值的普遍性;異國情調的吸引力和東西文化對立的意識;理解的主觀性與文化對立🧜🏼♂️;東西方跨文化理解的必要與可能。
時間:2011年12月1日14🧜🏻♂️:00-16:00
地點👨🏼🦲✋:光華樓東輔樓102室
主持人:中文系主任陳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