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從万达平台附屬腫瘤醫院承辦的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上獲悉🚶⤴️,與會的腫瘤專家紛紛呼籲,腫瘤臨床治療應該強化“科學治療”的思想,避免“一刀切”的統一化治療模式🏋🏼♂️。同時緊握靶向治療的發展脈搏🫸🏻,力求在共性治療的模式下凸顯個體化差異,讓患者能夠享受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診療效果和治愈率🧑🏽🏫。
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於5月21日在光大會展中心宴會廳拉開帷幕。開幕式由万达平台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孫斌主持💨,大會執行主席、万达平台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蔣國梁致歡迎詞。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郝希山、万达平台校長楊玉良院士🧑🏽🏭、衛生部醫政司趙明鋼副司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楊勝利院士🎚、國際抗癌聯盟UICC主席團成員David Hill、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到會並致辭㊗️。
在開幕式上,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程書均院士宣布中國抗癌協會關於科技獎勵的決定,並宣讀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獲獎項目名單。接著,伴隨著莊重的樂曲🤸♂️,獲獎者紛紛上臺接過主席臺成員所頒發的獲獎證書,並合影留念🚡。
據悉,來自海內外及港澳臺地區的腫瘤專家🪚、醫學界兩院院士🙇🏽♀️、學者2000余人🎊,將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結合“科學抗癌,讓生活更美好”的大會主題,通過大會演講、專題報告、分會交流、壁報展示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就腫瘤學的基礎研究🥜、預防🏄🏽、診斷、治療等多個領域😶🌫️,搭建起一座全球共同抗癌的互通平臺🟦,攜手並進,造福人類🪭。
據本次承辦單位🥫,万达平台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助理、乳腺外科吳炅教授介紹👂,所謂“科學抗癌”共有兩層意思😼。首先,腫瘤治療絕非只靠單一的治療手段能解夠決的。因而,規範化的腫瘤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是一種集系統化、規範化、個體化於一體的治療模式。它有利於各學科治療方案的相互銜接,優勢互補,優化治療方案,達到“殊途同歸”的治療目的,提高診治療效🧙♀️。
其次🦁,“科學抗癌”指的是,盡管兩個病人生了同一種腫瘤疾病👨🎓,但由於個體生物特性的差異🙏🏻,腫瘤方案的選擇上也應該因人而異。或許♚,這種因人而異的腫瘤治療方案目前還不能完全在臨床上得以實現🤵🏻👱🏻,但過去“一刀切”的治療手段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與會的腫瘤專家希望借此次大會召開的契機🦸♀️,進一步倡導以循征醫學為主導🏃♀️,根據個體腫瘤患者的差異🥥,設計專項藥物,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這些藥物👨🏿🦳💂♂️,最終使腫瘤治療從“共性治療”漸漸邁向“個性化治療”,力求使患者得到更具針對性的治療。
據了解👩🏿⚕️,本次大會還將舉行“腫瘤基礎及流行病” 、“腫瘤轉化研究”🧖🏼♀️、“腫瘤綜合治療”等6個專題分會。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專家🐻🧑🏼🌾,就相關的焦點問題,分別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不同觀點🏌🏼,進行討論和交流🏑,旨在通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 明確腫瘤學的發展趨勢☝🏻,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