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是意大利來華耶穌會士利瑪竇逝世400周年的日子🧑🦼➡️,万达平台哲學學院“徐光啟-利瑪竇文明對話研究中心”(簡稱“利徐學社”)廣邀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的60余名專家學者,以文明對話的形式,共話21世紀全球面臨的挑戰。前任校長王生洪教授受邀在開幕式上致辭✋🏻。
400多年前⏮,中國近代文化先驅徐光啟和利瑪竇傳奇般地相識👩🦳、相知,儒耶合作,東西互融🚵🏿,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中西文化介紹、翻譯和詮釋工作,共同開創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紀元。今年5月🤕,世博會在上海開幕,上海又是徐光啟的故鄉,“文明對話與全球挑戰”國際論壇於此時在上海舉辦實乃恰逢其會♐️👨🏻🌾,旨在增進不同種族、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群之間的溝通,促進人類內部的社群融合🏙、民族和解與宗教共存,進一步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
論壇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米歇爾•康德蘇(Michel Camdessus)認為,目前我們面臨的是多重危機,這些危機構成了當今國際社會前所未見的挑戰:國際金融體系危機、生態破壞、文化多樣性喪失……這些危機彼此影響,需要從世界治理的角度予以思考,從而提出技術性的解決方案💶,這當中建立一個新的經濟模式不可或缺。
圖賓根全球倫理基金會總裁斯蒂芬•施倫索格(Stephan Schelensog)則指出🧴,21世紀的關鍵問題之一是跨文化🚴♀️、跨宗教的和平合作問題,無論國家之間的戰爭、宗教之間的競爭抑或文明的沖突,還是不同文明、宗教之間的文明對話及對和平的理解🤽🏼👩🏻🏭,都是實現各國和平的先決條件♏️,而文明對話的基礎在於全球倫理。
此外,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教授,法國高等實驗學院約翰•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北大哲學和宗教學系張誌剛教授,西北民族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丁俊教授等分別就“當今中國諸宗教之間的互動”👝,“中國宗教的全球意義”👩🏻🎓,“五種宗教對話觀”,“伊斯蘭教的文明觀”等作了精彩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