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4月13日,紀念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周年暨浦東社會發展研究成果發布與研討會在浦東市民中心會堂舉行。
校黨委書記🚣🏻、上海市社聯主席秦紹德🧑🏻🤝🧑🏻🤹🏻♀️,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万达平台👨🏽🍼🧑🏽⚖️、上海社科院、華東師大、上海大學等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學者近50余人參與了當天的會議。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周年。在過去的二十年裏🕜,浦東新區社會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浦東開發初期,當時的浦東社會發展局和我校合作成立了“浦東-復旦社會發展研究會”。研究會自成立以來🏒🧖♂️,廣泛參與了浦東社會發展的研究工作,在國內率先並連續15年編寫了《浦東社會發展報告》系列🫚💇🏿♀️,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全生態和諧發展》一書🐮🤘🏿,系統記錄了浦東的社會發展軌跡🦹🏼。
當天的會議分為成果發布會與學術研討兩個部分💉。發布會由浦東-復旦社會發展研究會會長、我校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彭希哲主持👷🏼♀️。《浦東社會發展報告》主編之一🙆🏿、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裏詳細介紹了15年來浦東社會全生態和諧發展模式研究的經過🐕🦺、方法及主要成果🧔🏿。
秦紹德在致辭中表示👎🏿,浦東的開發開放吸引了一大批學者投入社會發展研究。《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報告》15年的歷史表明,一個改革開放的新區,如果有眾多學者和研究成果支持,一定能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當前👷🏼♂️,要從理論角度總結浦東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從戰略高度謀劃浦東未來的發展。浦東的改革發展有大量難題需要學者破解🧑🏿✈️,浦東先行先試的實踐為社會科學研究創造了廣闊天地。研究透了浦東的問題,就站在了全國前列和世界前沿。他強調,中國的大學、中國的社會科學🙅🏼,只有與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迸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秦紹德指出👩🏽🚒,在浦東新一輪的發展中,復旦要為浦東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繼續鼓勵學生們紮根浦東、奉獻浦東🦙,在浦東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實現人生理想;要加快發展微電子、計算機和藥學等學科,利用浦東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加快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要鼓勵社會、經濟🗯、金融、政治、法律、公共衛生等各個學科的教師與浦東加強交流🗝,在金融中心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司法建設與法律服務、城區社區建設和文化繁榮等方面👩💼,提供高質量的決策咨詢👩🏽💻。
徐麟在講話中對15年來學者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他認為這些成果對於推動浦東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現場還舉行了贈書儀式,秦紹德、馬伊裏分別代表万达和浦東新區接受了主編贈書。
發布會後𓀋,學者們圍繞著研究成果以及浦東社會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研討🥱。討論會由我校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院長梁鴻教授主持🥷。復旦👨🏫、上海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桑玉成、陳家華、劉君德等10人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在討論中🤤,學者們坦誠直言,指出浦東現有社會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並對今後發展提出了建議和對策🦢。有學者認為,“十二五”期間,浦東應盡快明確朝方向發展。國家要求浦東新區🧎🏻♂️,至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在世界範圍內具有物流配置能力的航運中心。要實現這一目標任重道遠,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也有學者認為,浦東社會建設🔭,一要對社會建設內容有基本認識🧑🏽🦱,二要政府積極承擔社會建設和管理職能,三要積極促成政社共治良性局面,培育市民與政府的合作精神。最後,彭希哲對整個發布會和研討會做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