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訊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校正局級離休幹部、原上海第一醫學院黨委書記胡辛人同誌因病醫治無效,3月31日上午8時15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0歲。遺體告別儀式4月9日在龍華殯儀館銀河大廳隆重舉行🦸🏼♀️。

校黨委書記秦紹德、中共上海市委老幹部局副局長方孔嘉🪯、上海市衛生局副局級巡視員王磐石、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喆人🖌🍵、校黨委副書記王小林🧛🏽♀️,來自胡辛人同誌家鄉的領導江蘇省大豐市市委常委李東前、江蘇省大豐市老幹部局副局長陳正元、江蘇省東臺市老幹部局局長陳再紅等出席告別儀式,並向胡辛人同誌家屬表示親切慰問❔;校黨委辦公室、組織部、機關黨委⛱、老幹部處🚵🏽🦸🏿、楓林校區管委會、藥學院、華山醫院、楓林校區老幹部黨總支的負責同誌和胡辛人同誌生前的戰友🦩、同事⛪️、親朋好友等也出席了遺體告別儀式👩🏻🦳♣️。
校長楊玉良,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鐵迪、原上海市政協秘書長範征夫,常務副校長張一華、王衛平,校黨委副書記燕爽、陳立民🧑🔬、劉建中🏌🏽,副校長蔡達峰、陳曉漫🐞、桂永浩、許征🎪、金力,上海郵政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王觀锠等,以及上海市集郵協會🤷🏿♂️、上海政協之友社👮🏽、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大江南北雜誌社🕯、上海市老幹部集郵協會及南匯區集郵協會等敬送花圈表示哀悼🧘🏿♀️🪸。
王小林同誌主持遺體告別儀式。
胡辛人同誌於1920年7月出生🦹🏿,江蘇省大豐縣(原東臺縣)人🧴,1938年參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2月至1939年7月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戰地服務團團員👨👩👧;1939年8月至1939年11月皖東新四軍第五支隊政治部宣教科科員🙎🏽♀️;1939年11月至1940年5月在五支隊教導隊和教導大隊任指導員;1940年5月至1940年11月在五支隊特務營分總支書記3️⃣;1940年12月至1941年6月在華中魯迅藝術學院任副大隊長;1941年6月至1942年8月在蘇中泰東縣委任武裝部長🧏♂️、縣人民抗日自衛總隊總隊長🏚;1942年9月至1943年3月在蘇中泰東縣獨立團任政治部主任;1943年3月至1943年11月在泰東縣委組織部和武裝部任部長;1943年11月至1946年10月在蘇中東臺縣委任書記、縣獨立團任政委💅;1946年10月至1949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11衛隊31旅93團任政委;1949年1月至1950年2月任第三野戰軍28軍82師政治部副書記🧑🎄;1950年2月至1952年4月任福建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青年團副書記🏈;1952年5月至1953年2月任上海華東工業部黨委宣傳部長🎿、華東工業部教育處處長🧑🏻🦰;1953年2月至1956年7月任北京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教育司副司長👰🏼♂️;1956年7月至1957年8月任上海造船學院書記兼院長;1957年9月至1960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1960年8月至1963年4月任上海市圍墾總指揮部副總指揮🧑🏿🦱;1963年4月至1964年12月任上海市農墾局副局長;1965年2月至1966年6月在江西共大;1966年6月至1980年4月進五七幹校勞動;1980年5月至1981年8月任上海市衛生局黨組副書記👨🏿✈️;1981年8月至1984年7月任上海第一醫學院黨委書記🚶➡️;1984年8月至1985年3月🫖,等待分配工作,參加社會活動🏋️;1985年4月至1990年6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協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教育衛生委員會副主任;1990年7月離職休養👷🏿♂️。離職休養期間🧑🏻🔬,曾任上海市集郵協會名譽會長、全國集郵協會理事、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第一、二、三屆副會長、上海市社聯常務理事🗜、上海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詩詞學會理事等職👽。
胡辛人同誌早年參加革命,為奪取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而轉戰敵後,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新中國成立後,胡辛人同誌輾轉祖國的大江南北👰🏽♀️,肩負著黨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先後在福建省委🍥、華東工業部黨委👰🏻♂️、上海交通大學黨委💁🏻♀️、上海市衛生局黨委、上海第一醫學院黨委等領導崗位上擔任主要職務,為國家的建設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成就了不菲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