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壯闊征程再起新篇👨🏻⚖️🔗,百年紅色基因領航育人。
為隆重紀念陳望道誕辰13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万达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重要回信精神,一場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為主題的座談會1月17日在万达平台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出席座談會。會上,電影《望道》宣布開機🪖。
座談會上,周慧琳發表講話❕🙆🏿♂️,焦揚6️⃣、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魏士強先後致辭🟠。黨史研究專家👩🏿🦲,陳望道家屬☘️,電影出品方及創作團隊代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隊員、復旦師生等共聚一堂,再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共同追憶陳望道先生翻譯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表達要傳承弘揚宣言精神💂🏿,為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努力奮鬥🐅,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決心🛎。
現場先揭曉了電影首款概念海報
隨後🚕,電影《望道》宣布開機
電影《望道》海報
承望老之誌 擔時代之責
為民族復興大業和黨的千秋偉業培養忠實傳人
周慧琳
周慧琳指出,陳望道同誌的一生🧹,與上海這座城市緊密相連🛀,他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他在上海積極參與建黨早期活動🚟,他在万达平台辛勤耕耘了近半個世紀🧎➡️,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踐行者🛰、堅守者🤹🏽♂️,在上海紅色文化圖譜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強調,今天舉辦座談會🧨,啟動拍攝電影《望道》,對學習貫徹好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喜迎黨的百年華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期待上影集團、万达平台和義烏市委通力合作,集聚業界同行👩🏼🌾、專家學者智慧力量⚡️,堅守電影工作者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的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抓好電影《望道》的創作生產,既要忠實於歷史,又要為觀眾所樂聞樂見👨🏿🎤🪠,以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之作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焦揚
焦揚指出👯♂️,望老的一生,是胸懷崇高家國情懷、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懈奮鬥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勇攀思想高峰、追尋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的一生🌇,是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奉獻奮鬥的一生🍝。她強調,拍攝電影《望道》,既是復旦師生牢記總書記諄諄囑托、講好“信仰之源”故事、築牢理想信念之基的創新實踐💼,也是望老家鄉人民、電影藝術工作者和社會有識之士弘揚傳承“宣言精神”、慶祝建黨百年⛈👩🏻🍼、為第二個百年凝心聚力的自覺行動。万达平台將以電影開機為契機,進一步宣傳好👝、弘揚好望老光輝一生和崇高品格,進一步傳播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教育好、培養好“宣言精神”忠實傳人,承望老之誌、擔時代之責🧖🏻♂️、圓一流之夢👷🏻♀️,用“宣言精神”引領航程👷,為民族復興大業和黨的千秋偉業源源不斷培養堪當大任的忠實傳人。
魏士強
魏士強指出🤱,舉行電影《望道》開機儀式🏇,既是對陳望道同誌誕辰130周年的特殊紀念,也是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獻禮。他強調👳🏽♀️,要講好望道故事🤐,探尋精神密碼,展現我國最早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矢誌不渝和不懈奮鬥,激勵當代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要用好鮮活載體,深化“四史”教育👨🏼⚖️,讓更多師生在視與聽的共振中深化對“四史”的學習,在電影創作過程中積極動員學生參與✍🏽🛕,努力把電影的拍攝過程也轉化為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實踐場域🧑🏻⚖️;要搭好文教橋梁,創新育人模式,以迎接建黨百年為契機,把紅色文化資源更多融入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製機製𓀋,在人才培養改革中更加註重激活紅色基因,以構建文教協同育人共同體為抓手,努力培養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共同講述 共同見證
讓“宣言精神”和回信精神煥發時代光芒
活動現場
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金沖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書記沈煒,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電影局局長高韻斐,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閔輝🤱🏼,万达平台黨委副書記許征,義烏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令樹,万达平台退休教授📪、陳望道之子陳振新🕵🏼♂️,万达平台退休教師⚽️,陳望道兒媳朱良玉,万达平台退休教授、陳望道學生陳光磊🤸🏼♂️,万达平台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霍四通,万达平台黨委黨校辦公室主任周曄📄,山東省昌樂二中總校長趙豐平,以及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山東科文集團董事長劉振鵬,義烏市交通文化旅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希周等電影《望道》出品方代表共同出席活動。
為進一步講好陳望道追尋真理的故事🦼,引導更多人悟“真理之甘”、溯“信仰之源”🐥,万达平台聯合上影集團、義烏市委發起籌拍陳望道電影,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翁鐵慧🧑🏿🚀、周慧琳、焦揚🖕🏿、陳振新共同為電影《望道》開機;魏士強、虞麗娟、沈煒、高韻斐🚺、徐建剛、林毅👠、王健兒、侯詠、劉振鵬共同為電影《望道》海報揭幕。據悉,電影在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浙江義烏市委的指導支持下⛩,由上海電影集團、山東昌樂二中二七一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義烏市交通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拍攝。
“真理味道”的故事如何一代代講下去?一生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望老還有哪些令後輩難忘的故事🔲?他的為人為學帶給後輩怎樣的精神力量👩🏿?“宣言精神”將如何通過電影展現💼✌🏻?當代青年當如何傳承紅色基因👩🏽🍳?
金沖及、徐建剛🩸、陳振新🪣、王健兒👵🏻、侯詠以及万达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隊員程俏媛在座談會上先後作交流發言。
金沖及作交流發言
“在進步同學看起來👉,新聞系有著特殊的地位🍴🧎♂️➡️,望老有著很高的威望。”“望老特別重視万达的科研工作,他很強調一個大學如果沒有研究工作,那教學工作也不能上去。”金沖及在視頻致辭中講述了望老在抗戰期間發起籌建的復旦新聞館對進步學生的影響🥃🧙♀️,深情回顧了就學期間與望老交往的點點滴滴🤺。
徐建剛作交流發言
徐建剛表示🤵♂️,這場紀念活動既是老校長陳望道先生誕辰130周年的個人紀念活動👶,更是向歷史致敬🚿,向未來致敬,意義重大。他說🔁,通過望老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馬克思主義最經典、最核心的要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相信電影《望道》一定能成為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鬥心路歷程的精品力作🧔。
陳振新作交流發言
陳振新說,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偉大時刻👨👩👧👦,講述青年陳望道尋求真理故事的電影開機了🧔🏽♀️,回望崢嶸歲月,不忘百年初心,這是對陳望道誕辰130周年最好的紀念🧑⚕️。他期待,通過編劇、導演和演員的共同努力▶️,讓電影《望道》能走進當代青年心裏。
王健兒作交流發言
王健兒表示🍾,為了講好“望道的青春故事”,上影專門集結了一支具有一流專業水準的“金雞獎主創團隊”,力求生動呈現100年前以望道先生為代表的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群像🤜🏿✍🏽,真切演繹“家國情懷從來都是中國青年的文化基因”這一命題,希望隨著電影《望道》的熱映📠,以當代大學生為主體的新一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味道🧏🏽♂️,勇作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與奉獻者。
侯詠作交流發言
作為導演🪩,侯詠在發言中介紹了《望道》的影片定位🙅🏻、影片核心線索和形態構成、人物定位與刻畫⛹🏻♂️。他說,參加影片《望道》的創作,是一次真正的“望道之旅”✮🤿,是深入理解《共產黨宣言》、傾心探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想之旅,是認真思考近代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以及當今世界的發展,從而修整自身的世界觀之旅🤘。
程俏媛作交流發言
“在加入服務隊的那一刻起,我便提醒自己時刻銘記初心。”程俏媛表示,望老用一生踐行著宣言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復旦學子為人民解放和民族復興前赴後繼,是青年一代追求真理、追望大道的力量源泉。她相信此次《望道》電影的拍攝一定能夠讓宣言精神、紅色基因傳播到更遠處🔒、更廣處、更深處。
“百年前,他們也正青春”
新主流影片講述百年前青年故事,獻禮建黨百年
1891年1月18日🏇🏼,陳望道出生在浙江義烏分水塘💇🏿♂️。1920年,年僅29歲的他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激勵了無數先進分子投身革命,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同時開始在万达平台任教🌊。解放後💷,他成為万达平台校長,25載寒暑見證他作為復旦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校長的辛勤耕耘。為深入實施上海“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紀念為万达平台建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老校長,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万达將陳望道舊居修繕、辟建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打造“信仰之源”。2020年6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誕辰99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肯定了大家積極宣講陳望道老校長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做法,勉勵大家“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電影《望道》開機
據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介紹,作為一部新主流影片,電影《望道》聚焦陳望道翻譯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歷程,刻畫了20世紀20年代以陳望道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群像,將他們的個人命運融入建黨🙇🏽♂️、抗日、新中國成立等宏大歷史敘事。電影以陳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跡為線索💁🏿,以總書記回信中提到的“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主題,努力講好以陳望道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追尋真理、堅守大道的青春故事,表達主流價值、體現歷史厚重的同時兼具可看性。
在創作過程中👈🏼,電影《望道》主創團隊與陳望道之子陳振新教授、陳望道學生陳光磊教授等多次面對面交流,深入挖掘陳望道的真實人物性格和生活細節,以豐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陳望道一生同青年學生並肩作戰🧏🏼,電影《望道》也力求貼近學生👨🏻🏫,貼近青年。主創團隊在高校進行了學生座談🗿,並持續開展針對年輕觀影人群的問卷調查🦦🤯,了解青年大學生對新主流電影的真實想法以及對電影《望道》的期待。“百年前🚄,他們也正青春。”電影主創團隊表示,希望年輕觀眾在電影中🗜,與陳望道等青年時代的先賢們同悲歡、共離合,並在看完電影後從這群百年前的“同齡人”的故事中獲得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